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KMH)是金融学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模型。KMH认为金融市场中的价格包含了一切信息,同时在任何时间证劵价格可以看作投资价值的**估计。
由于投资品收益的不确定性,投资者事实上都是在风险下做决策(decision-making under risk),这也是行为金融学主要研究内容。
Ross(1976)的套利定价模型,Black & Scholes(1972)的期权定价模型等等形成了金融学的理论框架。但是,这些理想的模型在越来越多的现实检验中出现问题,1979年, Roll发现,统计数据与模型的冲突显示作为金融学基石的CAPM可能是无法验证的。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是行为金融理论之核心。行为金融理论的孕育及诞生与“新时代金融”的到来表明金融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是,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只能被视为是对“现代金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补充而非所谓的“重建”。
行为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BPT)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ehavioral Asset Pricing Model,BAPM)。一些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者认为将行为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完全对立起来并不恰当。
心理账户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们会把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分配到不同的“账户”中,每个账户都和特定的目标和规则相联系,从而影响人们的决策。
期望理论 这个理论的表述为:人们对相同情境的反应决取于他是盈利状态还是亏损状态。一般而言,当盈利额与亏损额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在亏损状态时会变得更为沮丧,而当盈利时却没有那么快乐。
行为金融理论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冇重大影响。
一)理论基础 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基础。Kahneman和Tversky(1979)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他们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也并不总是风险回避的。
行为金融理论是将人类心理与行为纳入金融的研究框架的一种现代金融理论,是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理论研究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的转换,使得金融理论与实际行为有了融合的可能。
决策模型不同。传统金融学的主要理论模型游期权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CAPM) 等,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BAPM)是对现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扩展。
两者理论基础的不同 投资者的理性和市场有效性假说构成了传统金融学的两大理论基石, 而行为金融学有着与其不同的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学提倡的是用非理性来获利,更多研究非理性的状态,而不是通过长期持股、企业价值实现来盈利。
Copyright @ 2022 东莞恒优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54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