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指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各类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等文件的保存时间。根据我国《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较久、定期两类。
较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包括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财政总决算、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决算)。
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种。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1. 保管期限为25年的会计档案:
–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税收日记账(总账)和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
2. 保管期限为15年的会计档案:
– 会计凭证类;
– 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
– 会计移交清册;
–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
– 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库凭证;
– 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
– 农牧业税结算凭证;
– 会计移交清册。
3. 保管期限为10年的会计档案:
– 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
– 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
– 财政总预算保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国家金库年报、基本建设拨货款年报;
– 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
4. 保管期限为5年的会计档案:
– 月度、季度、半年度财务报告;
– 银行余额调节表;
– 银行对账单。
需要注意的是,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一天算起。如果在保管期限内,会计档案需进行更换或销毁,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如有会计档案丢失或损坏,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重新制作或找回丢失的档案,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以确保企业财务工作的合规性。
Copyright @ 2022 东莞恒优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54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