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审计准则基本内容及其分类概述
在我国,审计准则分为国家审计准则和社会审计准则两大类。其中,国家审计准则又称政府审计准则,社会审计准则则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准则和企业审计准则。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和社会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
一、国家审计准则(政府审计准则)
国家审计准则分为三个层次:审计基本准则、审计具体准则和审计指南。
1. 审计基本准则
审计基本准则是政府审计准则的总纲,包括以下
总则:规定了政府审计的目的、依据、政府审计的含义、适用范围及对审计的基本要求。
一般准则:明确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条件和执业要求。
作业准则: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备和实施阶段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报告准则:规范了审计小组反映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报告以及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的行为。
处理处罚准则:明确了审计机关在作出审计评价、出具意见书及对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时应遵循的规范。
附则:说明了政府审计具体准则制定的依据、本准则的解释权及实施日期。
2. 审计具体准则
审计具体准则是根据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对政府审计机关和人员进行审计的具体规范。目前我国已发布并实施的政府审计具体准则包括:审计方案准则、审计事项测评等。
3. 审计指南
审计指南是对政府审计具体准则的补充和细化,为审计实践提供操作性较强的指导。
二、社会审计准则
社会审计准则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准则和企业审计准则。
1. 内部审计准则
内部审计准则是针对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分为作业类、业务类和管理类三大类。
作业类准则:涵盖了内部审计程序和技术方法方面的准则,如审计计划、审计通知书、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等。
业务类准则:包括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
管理类准则:涉及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与董事会或管理层的关系、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等。
2. 企业审计准则
企业审计准则主要针对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确保企业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我国审计准则涵盖了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企业审计等多个层面,为各类审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遵循这些审计准则,有助于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有效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发挥积极作用。
Copyright @ 2022 东莞恒优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54658号